一位中产妈妈的价值教育:我怎么给孩子花钱
我们希望保持生活的简朴,满足自己的需求,但是不迎合自己的欲望。
图文:晚枝尔
最近春暖花开,临近下班的时候,我接到我先生的电话他说“来接我”。这让我非常好奇,因为我们并没有买车,他这话说得,好像待会一辆玛莎拉蒂就要停在我公司楼下似的。于是我问他:“怎么来接我?”他轻笑,“坐地铁啊。”是啊,就是这么简单,不是买不起车,而是因为生活中几乎没有这个需求。出门尽量坐地铁,赶时间就打的或者订车,哪怕带着娃。当生活闲适时,走路的机会自然也就多了,对自己的身体也是一种放松;当生活忙碌时,也不用浪费时间和精力在驾驶上。
这也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共识:我们希望保持生活的简朴,满足自己的需求,但是不迎合自己的欲望。我们为自己的生活定下了其中一种度量衡,即幸福感,对于那些没法为我们额外增加幸福感的东西,我们不会为此支付更多。说起来很空,落到生活中却非常实际。比如,自己开车,不会给我们带来额外的幸福感,那么我们就不需要买车。
简朴不是节约,而是返朴归真,化繁为简。恰好,我找到了一个用以解释我这种生活习惯的思维方式,觉得满认同的,在此分享给大家。埃隆马斯克,特斯拉和SpaceX的创始人,推广了一种物理学的思考方法,即第一性思考原理。在思考一个问题时,尽量不要通过类比,也不要把答案停留在别人的感性观点和经验之谈上,而是从最基本、最核心的原理出发去推导。
如果用第一性原理解读,我们就可以发现,对我们个人体验来说,让我们感觉自己“feel alive (活着)”其实是我们生活的真正动力,比如幸福感、开心、成就感、安全感、得到他人肯定时的自豪,帮助别人时的快乐等等这些发自内心的情感。我们做各种决定,不论是职业发展,还是投资决策,购物或者娱乐,说到底,还是希望能够获得这些情感,有时候是短暂的,有时候是长期的。比如“不开心,买包包”,“包治百病”,其实是希望通过购物这种手段获得幸福、快乐,甚至他人的羡慕的目光,获得他人的认同。每个人心目中“feel alive”的情感是不一样的,因此度量衡也是不一样的。比如有的人特别喜欢别人羡慕的目光,那他的度量衡就是“自豪感”。
现在我们当起了父母。我们爱孩子,舍得为孩子花钱。如果有条件的话,恨不得给孩子买光全世界,比如名牌服装,好玩具,甚至头等舱,高级车,学区房。更别提教育方面的投资,比如进早教班,进补习班,进名校。但凡能为孩子花钱的地方,我们不遗余力。大部分情况下,优渥环境中生长的孩子,还真是“仓禀实而知礼节”了。我见了太多的这样的年轻人,他们精于吃穿,长于打扮,举止得体,生活有品,精神有趣。我想他们的父母是非常欣慰的。我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女儿像他们一样。所以我也会为孩子买光全世界,如果我财力足够的话。
不过现实是,我没有那么富裕。我们家庭不过是个“中产”家庭,夫妻俩毕业于不错的大学,顺着好世道,有一份相对来说稳定和富足的收入。资源的有限,注定了我们要合理支出,还得教会女儿如何花钱。与其靠不停地说教,还不如陪着她一起生活,让她从我的言行举止中体会父母的价值观。
首先,我会在实际生活消费中,贯彻第一性原理。我不去花时间参加早教班,而是在家或者在户外和她共享亲子时光。还是运用第一性原理来思考,作为一个婴幼儿,我女儿真正要获取的,是“被爱”的情感需求和“游戏”的发育需求。前者来自于我们的陪伴;对后者,早教中心的课程是有些作用的,然而我也可以通过学习知识,掌握孩子生长发育的特点,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引导。毕竟,最了解孩子发育情况的还是当妈妈的,因材施教比起统一的课程更有效。而我通过和孩子一起学习、游戏,获得“爱”的体验、珍贵的亲子回忆,这是最重要的,也是早教中心不能提供更多给我的。
到了我女儿稍微长大点,需要有更专业的教育,比如学习舞蹈,只要她有兴趣能投入,我就一定倾其所有供她学习成长。因为在我看来,能投入地做一件事情,是让我女儿“feel alive”的。简而言之,我选择把资源放在那些为我们制造情感体验的事物上,尤其是长期的可以继续提升的情感体验。而对于那些非必需的,比如一些一过性的消费品,我们就选择放弃,而朴素地生活。
其次,我希望给她的生活制造一些留白,为她设置不太奢靡的生活享受标准。这样等她大一点,当她感受世界的能力更细腻的时候,她就可以像打开一扇扇窗户一样去体会一些生活中的细节和层次。比如我自己,我始终记得自己第一次吃到米其林三星菜的时候的那种新奇和惊艳;始终记得喝到法国Grand Cru佳酿时,觉得自己已经能品尝出区别的那种开心自得。生活自然是需要享受的,当你准备好了的时候。
晚枝尔
上班妈妈一枚,现在某顶级咨询公司工作。原本惫懒三十载,去年得女后,技能点全开,精力值满分。顿觉教娃无遗力,育儿先育己,此事需躬行。
菁kids 2017 6月刊 《关于学生乐队的一切》更多菁彩内容[点击查看导读]
|编者按|
|封面故事|
我想让孩子们明白,比音乐更重要的那些东西
西蒙老师:做孩子们的音乐领路人
|专栏|
两代人的“间隔年”
我什么时候成了一位威严的父亲
两个儿子的“间隔年”
不发言的学生
|话题|
音乐不是一节课,让孩子浸润在音乐里
一位中产家庭妈妈的价值教育
暮春时节学观鸟
|美食娱乐|
Rakhletsova和Dam夫妻俩别具一格的沙拉和鸡腿佳肴
|看世界|
露营,紧贴大地感受西半球
本文原载菁 kids 6月刊《关于学生乐队的一切》,印刷版于2017年6月出版发行,扫描下方二维码,可进入微店订阅。
菁kids上海
www.jingkids.com
国际教育|家庭生活|社区活动
更多菁彩内容
请点击阅读原文